辛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五位姓氏,在東北地區(qū)和山東最有影響。當(dāng)今辛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.072%,總?cè)丝诖蠹s有90萬余。
辛的名義:
辛為天干的第八位。按照五行學(xué)說,辛屬金,與五方之西、四季之秋、五味之辛相配。秋時萬物生長成熟。因金性剛,其味辛,所以有的果實有辛辣之味。含辛剛泣
出,痛苦也泣出,故辛又有辛苦之義。辛字下去一橫,示意有罪,故辛指有罪之人。郭沫若以為古辛字形像曲刀之形,作為刑具。黥面是古代刑法之一,使用的麻醉
藥是細辛的植物汁。辛、莘古相同,細莘為藥材,今作細辛。辛人應(yīng)是最早使用此藥物的人群,以此為氏族的原始圖騰,并以辛命族名和族徽。辛人所到之處留下了
許多帶辛(莘)的地名、水名和山名,建立了辛(莘)城,最終形成***,出現(xiàn)了辛氏、莘氏。
辛姓的起源與演變:
辛姓源出主要有兩支:高辛氏和姒姓。
第一支系自高辛氏。相傳黃帝之子玄囂,號高辛氏,其后有辛氏。
第二支系自姒姓。辛氏,也稱有辛氏,辛、莘相同,也稱有莘氏,夏商姒姓國。夏王啟封庶子于莘,此為西莘,故地在今陜西合陽南。后東遷河南陜縣之辛莊。商時
莘人自伊水舉族東遷,在河南開封陳留鎮(zhèn)建立莘國,史稱東莘,出土甲骨文《卜辭》中多次出現(xiàn)的氏族名。后繼續(xù)東遷山東曹縣北。莘、辛音近,國滅后,子孫以國
為氏,有辛氏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:
辛姓血統(tǒng)單一局面,到春秋末被打破,越國葵丘濮上人計然,為范蠡之師,原姓辛,其先為晉亡公子。在南北朝時,北周賜項亶姓辛,其后皆顯于唐,為天水望族之
辛氏,這是第二次較大的外姓融入。兩次均為姬姓后裔。進入明清后,西北土族先民、北方滿洲人、蒙古人、朝鮮人中也出現(xiàn)了辛姓,多數(shù)因漢化而成為北方漢族辛
氏的一部分。
歷史上辛姓的分布和遷移:
先秦時期,辛人活動于陜西,河南、山東、河北等地。秦漢時期,辛姓已經(jīng)基本分布于長江以北廣大地區(qū)。進入唐宋,辛姓在長江以南都有了分布。
宋朝時期,辛姓大約近9萬,約占全國人口的0.12%,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、山東、河南,這三省辛姓大約占辛姓總?cè)丝诘?
70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廣東、安徽、四川、福建。山西為辛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辛姓總?cè)丝诘?5%。全國基本形成了以華北為主的辛姓聚集帶。
明朝時期,辛姓大約近5萬1干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6%,排在第一百九十位以后。全國辛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,約占辛姓總?cè)丝诘?5%,為辛姓第一大
省。其次分布于河南、河北、江西、山西,這四省辛姓大約又占45%。這一時期,辛姓的遷移主要向東、東北、南方,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渤海灣為中心的辛姓分布
區(qū)。
當(dāng)代辛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(dāng)代辛姓的人口約90萬余,為全國第一百四十五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72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,辛姓人口的增長率呈∨形的態(tài)勢。全國辛姓
目前主要集中于吉林、山東、遼寧、黑龍江,這四省中的辛姓占辛姓總?cè)丝诘?3%。其次分布于河北、陜西、河南、山西,這四省中的辛姓又集中了23%。全國
形成了以東北為重心,南牽華北,環(huán)繞渤海灣的辛姓分布區(qū)。
辛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黑吉遼、內(nèi)蒙古東部、山東大部、河北東南、陜西大部、山西西段、甘肅東端,辛姓一般占當(dāng)?shù)厝丝诘谋壤?.16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可達
0.7%以上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16.3%,居住了大約49%的辛姓人群。在冀晉大部、京津、內(nèi)蒙古大部、山東西部、河南、皖蘇北部、湖北
大部、川渝北段、云南中部、廣西西部、陜西西南和東南、寧夏、甘肅大部、青海東部、***西北,辛姓一般占當(dāng)?shù)厝丝诘谋壤?.08%—0.16%之間,以
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26%,居住了大約32%的辛姓人群。
辛姓的傳統(tǒng)文化:
郡望和堂號
辛姓的郡望主要有雁門、隴西。辛姓以雙貞為其堂號。“雙貞”堂號出自西晉辛勉和東晉辛恭靖。辛勉,博學(xué)有忠貞報國之操。以侍中之官,隨懷帝到平陽。前趙
(漢)劉聰欲拜其為光祿大夫,用毒酒威逼辛勉叛晉歸漢,辛勉堅決拒絕,寧死不屈,劉聰十分敬佩他的節(jié)操。辛恭靖為孝武帝的河南太守,為后秦姚興所俘,姚興
請他歸降,辛恭靖厲色拒絕,被關(guān)3年后越獄歸晉,帝表彰其貞操,官任咨議參軍。
楹聯(lián) 辛姓的重要楹聯(lián)有以下五副:
五龍堪譽;雙貞流芳。
免冠悟主;息訟寧民。
才號五龍;文成八字。
共仰稼軒道學(xué);咸敘起季直言。
美備錢田,稼軒列寵;義全子弟,晉史流芳。
家訓(xùn)格言 辛氏家訓(xùn)以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最為顯目。辛棄疾以詞的形式來教育子弟,別有意境,值得回味:“吾衰矣,須富貴何時?富貴是危機。暫忘設(shè)醴抽身去,未曾得米 棄官歸。穆先生,陶縣令,是吾師。待葺個園兒名‘佚老’。更作個亭兒名‘亦好’,閑飲酒,醉吟詩。千年田換八百主,一人口插幾張匙?便休休,更說甚,是和 非!”這首詞牌名《最高樓》,詞的上闋表達了老人視富貴若浮云,要求兒子要潔身自愛。詞的下部表達他對田園休閑生活的想象,并告誡兒子,世上許多人對生活 貪得無厭,總是不滿足,而實際上誰也無法保持富貴的永久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辛姓歷代名人69名,占總名人數(shù)的0.15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二十位;辛姓的著名文學(xué)家占中國歷代文學(xué)家總數(shù)的
0.06%,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;辛姓的著名醫(yī)學(xué)家占中國歷代醫(yī)學(xué)家總數(shù)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;辛姓的著名美術(shù)家占中國歷代美術(shù)家總數(shù)
的0.05%,排在并列第一百九十八位。
歷史上辛姓的重要人物有:西周太史辛甲,晉大夫辛廖;西漢酒泉太守、破羌將軍辛武賢,左將軍辛慶忌;三國魏國衛(wèi)尉、潁鄉(xiāng)侯辛毗;西晉大鴻臚辛攀,侍中辛
勉;北朝北周驃騎大將軍辛昂,北周宿國公、河州刺史辛威;隋朝牟州刺史辛公義;。唐朝晉昌郡王、工部尚書辛京杲;北宋政和進士、右正言辛次膺;南宋詞人辛
棄疾;明朝浙江左布政使辛彥博,南刑部尚書辛自修;清朝禮部左侍郎辛從益;當(dāng)代造船學(xué)家辛一心,戲劇、電影化妝師辛漢文,農(nóng)業(yè)史學(xué)家、生物學(xué)家辛樹幟。
辛姓血型:
辛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2%,A型占28.2%,B型占30.4%,AB型占9.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