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姓有多少人口
苗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六位姓氏,豫、魯、冀、遼、晉是苗姓占優勢的地區。當今苗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.071%,總人口大約有89萬多。
苗姓的起源與演變
苗姓出自羋姓。苗,商周古國,西周初國亡,成為周邑,春秋時屬晉。春秋魯襄公二十六年(公元前547年),楚國若敖之亂,時若敖之裔楚令尹伯棼(即斗越椒)以罪被殺.其子賁皇奔晉,晉平公使其食于苗邑,故地在今河南濟源西南,為晉附庸小國,其后裔以邑為氏。羋姓苗氏有2600歷史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
苗姓的外來基因的流人直到南北朝時才發生,時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人中有苗姓,入中原者被同化為漢人。唐宋以來,經西北絲綢之路進中原的回回人中有苗姓。清朝初期,滿洲八旗紛紛改用漢姓,滿洲人、蒙古人中均有改姓苗氏。因此,北方地區的苗姓可能與以上外族的改姓有關。
歷史上苗姓的分布和遷移
苗姓起源于河南西北,先秦時期主要活動在河南一帶。漢晉時期,苗姓東涉河北、山東地區。進入唐朝,苗姓始居山西,并通安徽過長江踏入江蘇。宋朝苗姓西移陜西,抵甘肅,南挺江西,居浙江。
宋朝時期,苗姓約有近6萬5千人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8%,排在第一百五十位。全國苗姓主要集中于陜西,大約占苗姓總人口的61%。其次分布于陜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等省。全國形成了以山西為中心的苗姓聚集區。
明朝時期,苗姓約有1萬8千人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5%,排在第二百位之后。當時的山東為苗姓的第一大省,約占苗姓總人口的33%。全國苗姓主要分布于山東、江蘇、山西三省,大約占了苗姓總人口的80%。其次分布于河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南等。全國重新形成了以山東為主、西連山西、南牽江蘇的苗姓聚集帶。
當代苗姓的分布和圖騰
當代苗姓的人口大約89萬多,為全國第一百四十六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7l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苗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。河南是苗姓的第一大省,大約占全國苗姓人口的32%。全國苗姓主要分布在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遼寧、山西.這五省大約占總苗姓入口的70%。其次分布在內蒙古、江蘇、吉林、甘肅、陜西、黑龍江。這六省又占了苗族人口的20%。全國形成了以河南為中心的苗姓分布帶。
苗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豫晉、陜寧北部、甘肅西部、青海北部、內蒙古西部、湖北大部、皖蘇北部、山東西部和東端、河北西南、黑吉遼東部、黑蒙交接北端、云南中部、***西北.苗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大約為0.16%以上,中心地區可以達到1.7%以上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8.8%,居住了大約61%的苗姓人群。在湖北南部、皖蘇魯中部、京津、河北北部、內蒙古東部、黑吉遼西部、湘渝北段、陜寧南部、甘肅中部、四川西北和南部、云南大部、貴州西南,苗姓在人群中分布率大約在0.08%—0.16%之間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5.3%,居住了大約27%的苗姓人群。
苗姓的傳統文化
郡望和堂號
苗姓的郡望有東陽、上黨、濟陰。苗姓以惠化為其堂號,“惠化”堂號典出唐朝苗晉卿。苗晉卿官吏部侍郎,因他一向對人寬容,致部下犯大錯,他被貶為安康太守。守魏郡時,他依然以德代罰,政化大行。肅宗招回拜為左相,平定安祿山,收復京師后,封韓國公。一生所到之處,都是以惠政化民,深受民眾愛戴。
楹聯 苗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四副:
惠行魏郡;威鎮熙州。
十才列選;兩弟聯科。
苗神醫專工巫祝;張夫人獨識韋郎。
棣萼聯輝,三場科名之盛;詞華藻發,十人才子之班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苗姓歷代名人2
9名,占總名人數的0.06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一十三位;苗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五十四位;苗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02%,排在并列第三百。六位;苗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.01%,排在并列第三百三十二位。
苗姓歷代重要人物有:西漢長水校苗浦;唐朝太保、韓國公苗晉卿,詩人苗發;宋朝檢校工部尚書苗訓,天武都指揮使苗履,保康軍節度使苗授,武當軍節度使苗傅,戶部侍郎苗時中;金代驃騎大將軍、留守中都苗道潤;元朝御史中丞苗好謙;明朝兵部尚書苗衷,天啟進士、南贛巡撫苗胙土;清朝音韻學家苗夔,太平天國奏王苗沛霖。
苗姓血型
苗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1.8%,A型占28.4%.B型占30.3%.AB型占9.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