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姓有多少人口
植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二百六十三位姓氏,主要集中在廣東一帶。當今植姓人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9%,總人口大約有24萬。
植姓的起源和演變:
漢族植姓起源于姒姓,為春秋時越王之后。據(jù)家譜記載:植姓的先祖原姓相,加筆而成植姓。又說,原先姓桓,演變成植姓。這些均為民間傳說,不足為憑,仍需考證。植姓的出現(xiàn)比較晚,大約在唐朝時期,應由其他姓所改而來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:
植姓出現(xiàn)比較晚,很少有其他新的姓氏和民族加入進來。據(jù)宋朝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辨證》記載,植姓系“天竺胡人之姓,蓋釋種也”。據(jù)此,植性源自于印度人姓,但是沒有證據(jù)。
歷史上植姓的分布和遷移:
植姓的活動一直限于廣東、四川一帶。明朝時期,在四川有分布。
當代植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代植姓的人口大約有24萬,為第二百六十三位大姓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9%。目前植姓主要分布于廣東,其次分布于廣西、四川、江蘇、海南等地。
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廣東、廣西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湖北大部、重慶東南、貴州大部、云南東部、海南北部、皖浙西南,植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大約為0.18%,中心地區(qū)可以達到1.8%以上,以上地區(qū)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4.4%,居住了大約79%的植姓人群。
植姓的傳統(tǒng)文化:
郡望和堂號 植姓的郡望有南越、南海,以郡望的地名作為其堂號。南海,秦置郡,治番禺,即今廣州市,轄境相當今廣東滃江、大羅山以南,珠江三角洲及綏江流域以東。南越,亦作南粵,即今兩廣之地。
楹聯(lián) 有關植姓的重要楹聯(lián)有以下兩副:
土塘騰紫氣,南越振雄風。
南越源流遠,將軍英氣雄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植姓歷代名人2名,占總名人數(shù)的0.0044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八百三十七位。
植姓歷代重要人物有:北宋東莞人、北漢劉繼元部將植廷曉;明朝開建人、孝子植以進;清朝邛州人、順治舉人植敏槐。
植姓血型:
植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:O型占38%,A型占29.2%,B型占25.4%,AB型占7.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