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仲姓有多少人口_仲姓起源及分布](/zb_users/upload/0/36.jpeg)
仲姓有多少人口
仲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二百六十五位姓氏,在蘇滬、魯遼地區比較集中。當今仲姓人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9%,總人口大約有23萬。
仲姓的起源和演變:
漢族仲姓源出主要有五支,都以人名的字為氏,即伯、仲、叔、季中的仲。
第一支出自高辛氏時期的名人仲熊、仲堪,后裔以其字為氏。
第二支出自任姓。夏時車正奚仲之后、湯臣左相仲虺,薛國之先祖,子孫以其字為氏。
第三支系自姬姓。周宣王卿士仲山甫之子孫,也以其字為氏。
第四支系自子姓,春秋時宋莊公之子公子之城,字仲子,生公孫師,師生江,為宋司馬,遂以王父字為氏,仲幾、仲佗為其子和孫。
第五支系自姬姓。春秋時魯桓公之庶子公子慶父,亦稱共仲,其后有仲孫氏、仲氏,也以字為氏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:
仲姓的起源是多源的,但進入秦漢以后,沒有發生過外族血液大規模流人悼姓的事件。當今在滿族、苗族、納西族、回族、傈僳族等少數民族中也發現有仲姓。
歷史上仲姓的分布和遷移:
宋朝時期,仲姓大約有3萬3千人,約占全國人口0.04%,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位以后。在全國分布主要于湖南、山東、河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,湖南為仲姓的第一大省,約占仲姓總人口的27%。
明朝時期,仲姓大約有5萬7千人,約占全國人口0.06%,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后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、浙江、河北、安徽、四川、河南等地,江蘇為仲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仲姓總人口的一半。
當代仲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代仲姓的人口大約有23萬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9%,為第二百六十五位大姓姓氏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,仲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∧形的態勢。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蘇、遼寧、山東、上海,這四省市的仲姓大約占仲姓總人口的59%,其次分布于陜西、黑龍江、河南、安徽、甘肅等地。江蘇為仲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仲姓總人口的24%。
仲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(見圖265)表明:在蘇滬皖、浙江大部、江西北端、湖北東北_、河南東南、魯遼大部、吉黑、內蒙古東部、陜西西南、甘寧大部、四川西部、青海東部、***西北,仲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.03%以上,最高可達0.2%以上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2.2%,居住了大約77%的仲姓人群。
仲姓的傳統文化:
郡望和堂號 仲姓的郡望有中山、樂安。仲姓以“八元”、“負米”為其堂號。“八元”堂號典出高辛氏八才子中的仲熊、仲堪二人。“負米”堂號典出春秋時孔子弟子仲由,仲由字子路,其母感雷精而生子路,他從小就十分孝順,曾為父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,被列入二十四孝中。
楹聯 有關仲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三副:
雷精感孕,崧岳降靈。
商鼎元臣,圣門高第。
把元留譽,二仲啟源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仲姓歷代名人19名,占總名人數的0.04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六十七位;仲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.09%,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八位;仲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06%,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七位;仲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四十一位。
仲姓歷代被載入史冊的名人有:春秋時孔子弟子仲由;東漢哲學家、文學家仲長統;唐朝太常博士仲子陵;北宋天章閣待制、廣州知府仲簡,畫家仲仁;南宋紹興進士、光祿丞仲并;清朝乾隆進士、詩人仲鶴慶,監察御史仲永檀,詩人仲恒;
仲姓血型:
仲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:O型占32.4%,A型占28.9%,B型占29.4%,AB型占9.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