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姓有多少人口
栗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二百四十九位姓氏,在河南地區(qū)特別集中。當今栗姓人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24%,總?cè)丝诖蠹s有30萬。
粟姓的起源和演變:
漢族栗姓源出有兩支:風姓和子姓。
第一支出自風姓。古代傳說中伏羲氏之后女媧氏即位,基封十三氏為諸侯,均為風姓,栗陸氏居北,排第四,其后有栗陸氏。栗陸氏之后有栗氏。
第二支出自子姓。栗,商代古國(故地在今河南夏邑城關(guān)鎮(zhèn)),商末滅于周,子孫以國為氏。子姓栗氏的歷史大約有3100年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:
三千年以來,漢族粟姓一脈相承,外族血液流入的時間幾乎沒有發(fā)生過。近代在滿足中才開始出現(xiàn)粟姓。
歷史上粟姓的分布和遷移:
宋朝時,栗姓大約不足1萬人,分布主要。集中于河北地區(qū)。
明朝時,栗姓大約有2萬6千人,主要分布于山西、陜西、山東,這三省栗姓大約占全國粟姓總?cè)丝诘?7%;其次分布于河北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湖南等地。粟姓第一大省是山西,大約占粟姓總?cè)丝诘?8%。
當代粟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代栗姓的人口大約有30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24%,為第二百四十九位大姓姓氏。從宋朝至今1000年中,栗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態(tài)勢。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。為當代栗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栗姓總?cè)丝诘囊话耄黄浯畏植加诤颖薄⑸轿鳌不铡㈥兾鞯鹊亍?br />
栗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(見圖249)表明:在豫鄂晉、皖魯大部、江蘇北部、京津、河北大部、內(nèi)蒙古中部、寧陜渝大部、川甘東部、湘贛桂北部,栗姓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话阍?.06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達到0.3%以上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9.6%,居住了大約72%的栗姓人群。在湘贛粵桂黔大部、重慶西南、甘肅南部、寧夏西部、青海東部、陜西西南角、浙江西北、安徽南部、江蘇中部、山東東部、河北東北、遼寧大部、黑吉、內(nèi)蒙古東部,栗姓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话阍?.03%—0.06%之間,其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6%,居住了大約22%的栗姓人群。
粟姓的傳統(tǒng)文化:
郡望和堂號 栗姓的郡望有江陵、長安。江陵,秦置縣,故治在今湖北江陵。長安,漢置縣,故城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北。漢高祖自櫟陽徙都長安,即此。東漢、魏、晉、前秦、后秦、北魏及北周皆為都。唐亦都此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栗姓歷代名人7名,占總名人數(shù)的0.015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百三十五位;栗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(shù)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五十四位;栗姓的著名醫(yī)學家占中國歷代醫(yī)學家總數(shù)的0.01%,排在并列第三百六十九位;栗姓的著名美術(shù)家占中國歷代美術(shù)家總數(shù)的0.01%,排在并列第三百三十二位。
歷史上重要的栗姓人物有:戰(zhàn)國時燕將栗腹;西漢齊人儒生栗融,部刺史栗豐;明朝嘉靖舉人栗應宏;清朝東河道總督栗毓美,道光特賜進士、湖北布政使栗耀;當代滇劇演員栗成之。
粟姓血型:
粟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:O型占32.9%,A型占28.9%,B型占29.1%,AB型占9.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