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郭姓有多少人口_郭姓起源及分布](/zb_users/upload/0/150.jpeg)
郭姓有多少人口
郭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十六位大姓,尤其在華北地區最有影響。當今郭姓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1.13%,總人口大約在1400多萬。
郭姓的起源與演變:
構成當代漢族郭姓主要有三大來源:任姓、姬姓和居地。
第一支源自任姓。黃帝與四妃嫫母生有二子:蒼林、禺陽。禺陽(也作禹陽,一說為黃帝之孫顓項之少子陽)也稱禺虢,受封于任,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,后南移山東濟寧東南。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,地處東臨東夷族,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,任姓之祖。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,為侯伯。郭來自虢,古代二字通用,古郭國在今山東聊城西北一帶,郭姓出自古郭國。夏后御臣郭哀,夏王孔甲大臣郭支是歷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。商朝時,郭國降為子爵,商王大臣郭崇是其杰出的代表。歷經夏商周三朝,春秋時公元前670年滅于曹,子孫遂以國為氏。任姓郭至少有4000年歷史。
第二支出自姬姓。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,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,地處陜西寶雞東,周平王東迂時,西虢東遷于今河南陜縣東南,改稱南虢,春秋時滅于晉。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,春秋時為秦所滅。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東虢,在今河南滎陽北。周平王東迂后,把東虢之地給予東迂有功的鄭國,東虢北遷山西南的平陸,史稱北虢,后滅于晉。另封虢叔之孫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陽曲,號郭公。四個虢國和郭公之后均有郭姓,郭公之后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。姬姓郭已有3000年的歷史。
第三支以居地為氏。郭,外城,古代在城墻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。居于外城的遂以為郭氏,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、南郭、西郭、北郭,其后代多改姓單姓郭氏。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,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。
外族基因的融入:
第四支系出少數民族。魏晉南北朝時,北方長期處于戰亂,***頻繁更迭,中原人群多次向南大遷移,北方民族大批進入中原,中原漢族中開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,郭姓中也流入外族人的基因。最著名的有北魏時黨項人的加入。元朝以后,主要有北部蒙古人使用郭姓,清朝滿洲八旗姓郭羅羅氏、郭爾佳氏、托爾佳氏、郭佳氏等姓族的改姓。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漢族郭姓了。
歷史上郭姓的分布和遷移:
先秦時期,郭姓主要活動于河南、陜西、山西、山東、河北地區。秦漢時,郭姓已向南北擴散,北抵內蒙古、西至甘肅、東觸江蘇、西南入四川。三國兩晉時,郭姓已經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大地區。唐朝初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8姓經江西入福建,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審知入閩,郭姓隨以河南人群為主體的二次南下移民進入了福建。唐朝中葉,大臣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,被封為汾陽王,中興之功帶來了姓族的興旺,形成了著名的山西汾陽郭氏,達到鼎盛時期,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數敬奉郭子儀為始祖。北宋時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,郭姓足跡幾乎達到南方各地。明末清初,郭姓播遷到了臺灣。
宋朝時期,郭姓大約有101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1.31%,排在第十二位。郭姓第一大省是四川,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16%,占四川省總人口的2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、河南、山西、甘肅,這四省郭姓大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53%。其次分布于河北、山東,這二省的郭姓又集中了15%。全國的郭姓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北,形成了川、豫、晉、甘為中心的郭姓聚集區。
明朝時期,郭姓大約有96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1%,為明朝第十七大姓。宋元明約600年間,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%,郭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,反而減少了。明朝以前,郭姓的主體一直在中原和北方,宋元明時期北方連續不斷的戰爭,使郭姓人群受到了嚴重的打擊。明朝時期,山西為郭姓第一大省,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21.8%。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、江西兩省,大約占全國郭性總人口的40%。其次分布于山東、浙江、河北,這三省的郭姓又集中了23%。明朝時西南的貴州和云南郭姓稀少。宋元明期間,郭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,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、向西向東遷移。全國重新形成了北地晉冀魯、南方贛浙兩塊郭姓人口聚集地區。
當代郭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代郭姓的人口已達1400多萬,是全國第十六位大姓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.13%。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萬增到1400多萬,大約增長了14倍多,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。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東四省,大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36%。其次分布于廣東、四川、湖北、***、安徽五省區,又集中了24%。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15%。全國形成了晉冀豫魯、川鄂皖、***三塊郭姓聚集區。在近600年期間,郭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,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、華北的回遷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,同時,向西北、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。
郭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在***喀什地區、晉冀豫、京津、山東大部、陜寧大部、內蒙古中部、湖北北部、皖蘇北端、吉林東端,郭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1.5%。以上,中心地區超過8%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0.6%,居住了大約46.4%的郭姓人群。在甘肅大部、寧夏西端、陜西西南端、湖北、川渝北部、云南大部、湘粵東部、江西中部、福建南部、臺灣、安徽中部、江蘇北部、山東東部、內蒙古東部、遼寧、吉林西部、黑龍江、***西北,郭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%—1.5%之間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9.3%,居住了大約34.6%的郭姓人群。
郭姓的傳統文化:
郡望和堂號 郭姓的郡望主要有太原、華陰、馮翊、陽曲、汾陽、昌樂、中山、潁川、固始等。堂號中最著名的數“尊賢堂”,典出戰國時燕昭王招賢,謀士郭槐為燕昭王出招:“你要招賢,可先從我開始,把我當賢人一樣的尊重起來,那么,天下比我有才干的人會不遠千里而來。”燕昭王就按他的想法,為郭槐蓋了高級住室,并命名曰“金臺”,以老師之禮相待。不久魏國的樂毅、齊國的鄒衍、趙國的劇辛都投奔而來,四方有才能的人也陸續歸附了燕國,***就強盛起來了,燕國最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。
楹聯 重要的郭姓楹聯有以下五副:
金臺師事;竹馬歡迎。
景純博學;奉孝多謀。
北宮史表;東國人倫。
道學千古;綱佐一人。
織女賜詞,汾陽壽考;郡主好禮,真定勞徽。
家訓格言 清末安徽亳州人郭玉珍著有《瑩山示兒語》一書,值得一讀。他認為世上本無生就的圣人和惡人,皆是教與失教的結果。最值得注意的是他關于子弟擇業的看法:“選擇職業要根據子弟的性情來定,或農或工或商,都能成家立業。如果家長強其所難,則不但無益,且將誤其終身。”他不強調以讀書出仕為人生唯一的出路,而以為人所賤之農、有風險之工和百行末業之商為其子弟出路,這種觀點甚為開通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郭姓歷代名人397名,占總名人數的0.87%,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八位;郭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.63%,排在第四十位;郭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75%,排在第二十六位;郭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.78%,排在第二十九位。
***郭姓歷史悠久,名人志士,層出不窮。著名歷史人物有:西漢名俠郭解;東漢漁陽太守郭伋,廷尉郭躬,名學士郭泰;三國魏名謀士郭嘉;西晉哲學家郭象;東晉文學家兼訓詁學家郭璞;唐朝名相郭子儀、郭待舉、郭正一、郭元振,名臣郭震;五代后周太祖郭威;北宋畫家郭忠恕、郭熙;南宋琴家郭沔;元朝科學家郭守敬,紅巾軍首領郭子興;明朝畫家郭詡;清末外交家郭嵩燾,名將郭松林;當代作家、詩人、歷史學、考古學、古文字學家集一身的郭沫若,經濟學家郭大力,物理化學家郭燮賢,地球化學與礦物學家郭承基,力學家兼應用數學家郭永懷、郭仲衡,歷史學家郭廷以,眼科學家郭秉寬,心理學家郭任遠,文學家兼語言學家郭紹虞。
郭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3.2%,A型占28.5%,B型占29.3%,AB型占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