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姓有多少人口
蘭姓的起源與演變
蘭姓源出主要有兩支:姬姓和羋姓。
第一支出自姬姓。春秋時,鄭文公之子為鄭穆公。其母懷穆公之日,夢見天使送來蘭草,于是穆公出生后取名為蘭,也稱公子蘭。傳說鄭穆公病危時,命身邊侍從把房中的蘭草割掉,隨之而亡。其子孫們感到這太神奇了,把蘭草看作神草,穆公的一支庶出子孫遂以穆公之名為氏。姬姓蘭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多年。
第二支系自羋姓。戰國中葉楚懷王時期,楚國的疆域是最大的,東北到達山東莒縣、泰安一帶。楚國在今山東南部臨近江蘇的蒼山西南建立了蘭邑(今天稱為蘭陵鎮),受封蘭邑的楚國公族大夫,其后裔遂以邑名為氏。羋姓蘭氏的歷史至少有2300多年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
進入秦漢以后,蘭姓氏族中開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,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。重要的事件有漢朝北部的匈奴人中的蘭氏貴族,南北朝北魏時期鮮卑人中的烏洛蘭氏族,盧水胡的蘭氏族,巴氐人中的蘭氏族,均大批改用漢姓同化為漢族。元朝時遠人喀喇氏族中的一支也用蘭作為他們的姓。因此,西北地區的蘭姓與這些歷史上的民族頗有淵源。
歷史上蘭姓的分布和遷移
先秦時期,蘭姓活動主要在河南和山東一帶,進人秦、漢以后,北方民族的加入,使北方蘭姓發展相對較快,在河北昌黎形成了望族。中原的蘭姓隨南下移民流擴散到長江以南地區。
唐、宋、明時期,蘭姓發展很緩慢,是當時的小姓。明朝時期,江蘇為蘭姓第一大省,約居住了蘭姓人口的37%。全國蘭姓幾乎集中于江蘇、山西、山東、河南,四川、河北六省。蘭姓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區遷移。
當代蘭姓的分布和圖騰
當代蘭姓的人口約84萬,為全國第一百五十四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67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,蘭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。目前蘭姓的第一大省為江西,大約占全國蘭姓人口的14%。全國蘭姓主要分布于江西、黑龍江、四川、廣西,這四省區集中了蘭姓人口的43%。其次分布在貴州、遼寧、內蒙古、重慶、河南、陜西,這六省區又集中了蘭姓人口的27%。
蘭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在廣西、黔湘贛大部、廣東西北、海南南部、云南西南、四川中部、甘肅東南、寧夏南部、陜西中部、內蒙古中部、黑龍江中部,蘭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.27%以上,最高可達1.3%以上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13.8%,居住了大約42%的蘭姓人群。在云川大部、重慶、貴州西北、湖南北部、湖南大部、陜西東南和北部、寧夏北部、甘肅西南、內蒙古中西、黑吉大部、山西西南、河南西端、江西東北、福建西部、粵瓊中部,蘭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.1
8%—0.27%之間,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22.8%,居住了大約31%的蘭姓人群。
蘭姓的傳統文化
郡望和堂號 蘭姓的郡望為昌黎郡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蘭姓歷代名人10名,占總名人數的0.02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三百七十五位;蘭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六十位。
蘭姓歷代重要人物有:東晉十六國前秦將軍蘭殊,后燕北平王蘭審;北朝j匕魏員外郎蘭英,北齊武衛蘭芙蓉;唐朝右武衛將軍蘭長基,真州刺史蘭大逵,房子令蘭興;明朝應天府尹蘭以權,衡州知府蘭完植;清朝河東道總督蘭茅錫。
蘭姓血型
蘭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5.4%,A型占28.9%,B型占27.5%,AB型占8.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