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姓有多少人口
公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二百九十六位姓氏,在山東地區較集中。當今公姓人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2%,總人口大約有15萬。
公姓的起源與演變:
構成當代漢族公姓主要出自姬姓。周之始祖后稷,后稷之曾孫公劉之支庶有公氏,以字為氏。又,春秋時魯昭公之子公衍、公為(即公叔務人,亦即公子務人)之后。公為爵,昭公失國,故公衍、公為之子孫以爵為氏。公,為周時爵位中之尊。姬姓公氏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。
外族基因的流入:
漢族公姓自形成之后,進入漢、晉以后,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外族流入公姓的事件。直到元末明初,山東蒙陰的蒙古人改用公姓,才第一次出現外族血液的流入事件。清朝初期,滿洲人中也出現公姓。當今的藏族、朝鮮族中均有公姓。
歷史上公姓的分布和遷移:
明朝時期,公姓大約有2萬3千人,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地區。
當代公姓的分布和圖譜:
當代公姓的人口大約有15萬,為第二百九十六位大姓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2%。目前主要集中于山東省,其次分布于河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吉林等地。
公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在魯蘇皖、滬浙贛北部、鄂渝東部、冀遼大部、京津、內蒙古東南、黑吉東部,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.04%以上,中心地區達到0.9%以上,其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4.2%,居住了大約85%的公姓人群。
公姓的傳統文化:
郡望和堂號 公姓的郡望是括陽。公姓以“文介”為其堂號。“文介”堂號典出明朝公鼐。公鼐中萬歷進士,官禮部右侍郎,為人忠直敢言,對朝政屢有論列,指至切直,死后謚號文介。
楹聯 有關公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三副:
見稱宣圣,寧忤烈侯。
衛荊善居而享譽,楚間忠介以成仁。
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: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了公姓歷代名人6名,占總名人數的0.013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百七十一位。其他數據暫缺。
歷史上重要的公姓人物有:明朝弘治進士、太仆寺少卿公勉仁,嘉靖進士、以工部郎出守潞安公奎躋,隆慶進士、編修公家臣,萬歷進士、禮部右侍郎、文學家公鼐。
公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:O型占31.8%,A型占28.5%,B型占30.2%,AB型占9.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