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成姓的來源 姓成的起源](http://m.tuchui.cn/zb_users/upload/2023/05/20230504140611_90815.jpg)
成姓的來源 姓成的起源
成姓源出有四:羋姓和姬姓。
第一支出自羋姓。春秋時楚國國君若敖之孫令尹子玉,號成得臣,其后裔以成為氏。
第二支出自姬姓。系周文王之子邸叔武之后。叔武以伯爵封于鄺,故國在今陜西岐山一帶,西周初改封山東鄄城東南,后涉山東寧陽北,春秋時屬于魯,戰國時滅于齊國,子孫以郕為氏,有趙國大夫郕午,其后裔去邑為成氏。
第三支也出自姬姓。春秋時魯國有成邑,故城在今山東泰安南的寧陽東的華豐鎮,也稱盛,為魯國大夫公孫成之食邑,公孫成即公孫宿,為魯孟孫氏成邑之宰,后來滅于齊國,子孫以邑名為氏。
第四支也出自姬姓。春秋時周朝直接管轄的地區內有子爵小國成,后來成為周的一邑,古稱成周之地,在今河南洛陽東,其后裔以成為氏。
外族融入
進入秦漢以后,成姓氏族中開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,包括漢晉時期北方匈奴族、宋朝時期南方蠻夷、明清時期湘貴云地區的土著,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混居而漢化。現在,天下的成姓都為一家,都奉炎黃為祖先。
分布與遷移
先秦時期,成姓一直活動于中原和華北。進入漢朝以后,成姓向江南發展。
宋朝時期,成姓大約有91000人,占全國人口的0.12%,排在第一百二十二位。主要分布于河北、山東、四川,大約占成姓總人口的60%。河北為成姓第一大省,約占成姓總人口的27%。陜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廣東、江蘇、浙江等地是次分布區。
明朝時期,成姓大約有125000人,占全國人口的0.13%,排在第一百二十位。主要分布于江蘇、陜西、山東,大約占全國成姓人口的68%。江蘇為成姓第一大省,約占成姓總人口的40%。湖南和河南等地是次分布區。
當代成姓人口約有100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75%,為全國第一百五十六位姓氏。1000余年中,成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態勢。目前主要分布于江蘇、湖南、廣東三省,集中了成姓總人口的31.6%;其次分布于山西、湖北、陜西、山東、四川、河北,這六省集中了成姓總人口的37.6%。當今成姓第一大省為江蘇,大約占全國成姓人口的12%。全國成姓分布特征是:西部以湖南為中心向南北逐漸散播,東部則以江蘇為基地沿著海岸向外遞減移動。
郡望和堂號
郡望和堂號:成姓的郡望主要有上谷、東郡、姑臧。成姓以永敬為其堂號。“永敬”堂號典出春秋時成回。成回是孔子再傳弟子,拜子路為師。三年學習,恭敬不已。子路問他為何?他回答:人做好事的少,愛講別人壞話的多,人活七十,我就擔心在言行上會出點差錯,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保持“恭敬以待大命”。子路點頭說:你真是君子呀!
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成姓歷代名人58名,占總名人數的0.13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三十七位。成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.04%,并列排在第二百一十八位;成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07%,并列排在第一百六十六位;成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.095%,并列排在第一百四十四位。
成姓歷代重要人物:春秋時楚尹令成得臣,孔子再傳弟子成回;東漢南陽太守成瑨;唐朝道家學者成玄英;五代吳越保大彰義等軍節度使成及;北宋畫家成宗道;金國醫學家成無己;南宋慶遠軍節度使成閔;元朝中書左丞成遵;明朝禮部尚書成基命,監察御史成嚴,兵部侍郎成樂,崇禎進士、武庫主事成德;清朝秘書院大學士成克鞏,甘肅提督成元震,學者成蓉鏡;民國作家、演員成兆才;當代山東大學校長成仿吾,電影導演成蔭,新聞教育家成舍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