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卜姓的來源 姓卜的起源](http://m.tuchui.cn/zb_users/upload/2023/05/20230504085502_68556.jpg)
卜姓的來源,姓卜的起源
卜姓出自職業(yè)。《風俗通》說:卜,氏于事者,巫、卜、陶、匠是也。卜,占卜之官。商、周時官名有卜人氏,子孫以官名為氏。商、周以及春秋時晉國、秦國、魯國、楚國皆有卜官,其后人以官名為氏。其中以周文王之子滕叔繡之后的卜氏最為著名,屬于姬姓。
外族融入
卜姓的血系一直比較復雜,血液的組成有姒姓、子姓、姬姓、贏姓、羋姓等。自進入魏晉時期,外族的血液融入也一直沒有斷過。北魏時孝文帝改匈奴姓須卜氏為卜氏。宋朝時南蠻族也有卜姓。清朝初期,清滿洲八旗姓布爾察氏、布尼氏、布爾尼氏、卜佳氏等集體改為卜氏。隨后蒙古人姓博斯沁氏、布忽圖惕氏,赫哲人卜拉氏,錫伯人卜占那氏、卜庫索里氏,達斡爾族布頓強氏等,也都采用了漢族卜姓。
分布與遷移
先秦時期,卜姓活動于河南、山西、湖北一帶。
宋朝時期,卜姓大約有8000人,為宋朝小姓,主要分布于江西、浙江、河南等地。
明朝時期,卜姓大約有52000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6%,排在第一百九十位以后。主要分布于浙江、江蘇、陜西,這三省卜姓約占全國卜姓人口的78%;其次分布在山東、安徽、湖南等地。浙江為卜姓第一大省,占卜姓總?cè)丝诘?6%。
當代卜姓人口大約有51萬,為全國第二百一十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38%。主要分布于江蘇、山東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南五省,大約集中了卜姓總?cè)丝诘?6.4%;其次分布于河北、遼寧、廣西、黑龍江、陜西,這五省區(qū)又集中了卜姓總?cè)丝诘?3.2%。江蘇為當代卜姓第一大省,占卜姓總?cè)丝诘?3.4%。
郡望和堂號
郡望和堂號:卜姓的郡望有西河、武陵、河南。卜姓以西河為堂號。“西河”堂號出自春秋時卜商。卜商,字子夏,為孔子弟子,與子游列文學科。孔子死后,卜商在西河(黃河西岸)講學。后代遂以西河為堂號。
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卜姓歷代名人13名,占總名人數(shù)的0.029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百四十四位。卜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(shù)的0.03%,并列排在第二百五十四位;卜姓的著名醫(yī)學家占中國歷代醫(yī)學家總數(shù)的0.03%,并列排在第二百五十九位;卜姓的著名美術(shù)家占中國歷代美術(shù)家總數(shù)的0.079%,并列排在第一百六十二位。
歷史上卜姓的重要人物:春秋時孔子弟子卜商;西漢御史大夫、關(guān)內(nèi)侯卜式;南朝宋廣威將軍卜天與;元朝饒州路總官卜天璋;明朝嘉靖進士、福建巡海副使卜大同;當代電影導演卜萬蒼。